道北,在老一辈西安人的印象中,是一个很复杂很凌乱的场所。
道北,在新一代西安人的记忆中,夹杂着父辈传承下来的复杂情感。
曾看到一个老西安人这样说,西安人一般说道北,指的火车站以北,龙首村以南,东到太华路,西到红庙坡这个区域,但最核心的部分还是在自强路、二马路一带,道北之所以出名,并不是因为啥好的名声,而是长年以来不绝于耳的打架斗殴,因为河南、陕西、四川等多省份人口杂居在此,偷人的,冒泡的比比皆是。

西安道北
“道北最辉煌的时候应该是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20年时间,这段时间堪称西安闲人们最向往的黄金时代,而道北又堪称闲人们所向往的心中的圣地,如果说哪个帮派哪个闲人莫在道北摆过场子,放到过几个老皮,那就不算真正的闲人,不能服众。”这位老西安说。
90年代,由张嘉译、苗圃等人主演,陕西曾拍摄了一部电视剧叫做《道北人》,还有一部电视剧叫做《叶落长安》,这两部影视剧就很详实地描述过当时的社会环境,也成为了很多西安人口口相传的回忆。而在很多警匪题材的影视剧中,也提到了很多关于道北的故事传说。而道北江湖上,也曾诞生过不少人物,就比如说,曾经叱咤风云的魏振海、天圈等人,如今谈及依然令人毛骨悚然。
如今的道北,随着城市的改迁,已经逐渐消失在了历史场合中,但是关于道北的记忆片段,成为了一代河南人抹不去的伤痛,也是很多西安人不愿过多提及的城市阴暗面。
前几天,在抖音上看到个小视频,拍摄场景应该是设定在20多年前。有个高陵的农民背着一身行李,倒了好几趟班车,去往西安火车站附近揽活干。那时候西安社会治安还不太好,这农民为了防范扒手,就把随身携带的把钱包用针线缝在衬衣的最里层,外面还裹着好几层厚衣服。

西安道北
结果人算不如天算,这高陵人刚下火车站,一翻衣服口袋,发现钱没了。慌乱之中,他立即前往火车站附近的派出所报案。
接案民警是为资深反扒专家,他先是询问了这农民的具体细节,然后再翻看了农民被刀划开的衣服形状,最后发现在这农民“藏”钱包的位置,外面的衣服被划开了极深的口子,而缝着钱包的贴身衬衣,则刀口轻薄,里面的皮肤上甚至没有丝毫的划痕!
这位民警由此断定,这样的作案手法显然就是道北的贼娃子某某或者其徒弟所为。于是他就问这农民:你来西安途中是否坐过17路公交车?
农民愣了半天,回答说没有!
民警就让他再认真回忆一下,这农民这才想起来,在中途倒车的时候,他在朝阳门附近,确实是搭乘过17路公交,只不过仅仅只是坐了两三站路。
在明确了这个关键讯息之后,民警立即开展行动,很快就把作案的小偷给抓到了!
眼见钱包失而复得,这位农民最后忍不住抱着民警同志痛哭了起来!
这个小视频虽然是虚构的情节,但是整个故事叙事精巧,结局也是颇为感人。尤其是对于当年西安道北的反扒纪实重现,刻画得可谓是入木三分。

西安道北
道北,是战争历史和时代造就的产物,同时也是西安开放包容的文化产物,不同区域的各色人等在这里生息繁衍,在这里交流互通,成为了新西安人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成了西安文化里的重要元素。就比如说,那些落难的河南人蜗居在道北的逼仄空间里,就曾用自己的“烩面、胡辣汤和豫剧”征服了西安人。
而西安本地人,则用自己强势的方言,征服了河南人的语言文化。就比如说在当下的西安,如果你遇到能同时说普通话、河南话和陕西话的人,往上问一代,他绝对是道北人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lnzczz.com/32564.html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